- 2025年11月06日
- 星期四
往前倒几天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白宫见特朗普那回,场面据说难看到了极点。两人吵得很凶,特朗普没给泽连斯基半点面子,直接劈头盖脸斥责。没过多久欧洲就抛出这份“响应特朗普”的声明,与其说欧洲想推动和平,不如说他们扛不住压力了——援助乌克兰这几年,欧洲砸进去超2000亿美元,连点实际好处都没捞着,自家经济本就下行,现在更是被拖得喘不过气。更要命的是军工生产还卡了壳,中美关税战让中国收紧了稀土供应,而稀土是欧美武器生产线的命门,没这东西,再先进的装备也只能停在图纸上。乌克兰这边更惨,国家快撑不住了,战场上节节败退,翻盘连点影子都没有,欧洲再不找个“体面止损”的台阶,怕是要跟着一起陷进去。
王某某,38岁,北京人,他的故事如同一部惊险的谍战片。根据官方资料,这位毒枭与拉美多个大型贩毒集团都有联系,利用150多家空壳公司以及170个银行账户,在美国洗钱至少2000万美元。他甚至使用多个化名,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叫“曼德拉”的名字。想象一下,一个来自中国的毒枭,凭借高超的伪装技巧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,终究还是被追捕得无处可逃。
中国空军的迅猛发展并非偶然,而是其在科技研发和生产能力上的不断拔高所致。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,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构成呈现出清晰的国产主导格局。其中,750余架的歼-10系列战机作为多功能主力,承担着国土防空和战术支援的核心任务。特别是歼-10C,其搭载的先进涡扇-10B发动机及有源相控阵雷达,使其跻身于四代半战机行列。与此同时,450余架的歼-11系列专注于空中优势作战,其升级版歼-11BG搭载的有源相控雷达则为空优作战提供了强大支持。
北约的“选择性软弱”:领空被闯为何不敢开火?日前,俄罗斯空军伊尔-78加油机与两架苏-30SM战斗机组成的编队,公然闯入立陶宛领空700米,停留18秒后扬长而去。面对如此挑衅,北约的反应却耐人寻味——战机紧急升空转向监控,但始终不敢开火。
阿列克谢·日利亚耶夫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。曾参与俄乌战争并于2024年叛逃至北约国家,他在逃亡之际携带了一份重磅资料: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医院的数据库,涉及166万名军人的医疗信息。这些数据极有可能为西方及乌克兰在战争中提供战略优势。作为一名军医,他原本是为了救助同袍,却最终成为了敌对阵营的信息源。然而,他的结局却是极其凶险且悲惨——中毒的怀疑笼罩着他的病床,而他自己恰恰是一位军医,对于中毒的判断似乎更具权威。
一场“豪言”背后的舆论战与真实筹码近日,岛内军事评论员许剑虹的一篇文章在两岸网络引爆热议。他声称,即便大陆集齐9艘航母,也无法攻克台湾,并列出四大理由:美国战略干预、岛内民意抗拒、台湾经济韧性、海峡地理防御。
正在加载中...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

